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宝特砖发明者黄谦智:垃圾撬动新产业(图)(2)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6月19日 10:54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幸而,最后他们找到了温度和压力的“魔法密码”,宝特砖诞生了。这种建筑材料,表面不生青苔、隔音隔热、防水防风,甚至能够抵抗飓风和地震。它造价低廉、外形美观,还可以自由组合。更难能可贵的是,宝特砖“从生到死”,都实现了零排放。

  “好比一个建筑安装上太阳能板,虽然太阳能板运作后能够发电,但它在制作过程中却是高碳的产品,等于两相抵消。如果把产品的生命周期想成是一个循环,这个循环就要从生到死都要零排放,这样才不会欠债。”黄谦智说。

  在2010年台湾举行的国际花卉博览会上,用宝特砖搭建的建筑“远东环生方舟”令世界为之瞩目。这栋9层楼高的建筑由152万支宝特瓶回收再制,墙体成本为3000万新台币,相当于正常建筑材料的四分之三。“变废为宝”的奇迹实现了。那年,名声鹊起的宝特砖为公司带来了百万美元的营业额。

  而黄谦智和他的“小智研发”也被推向台前。2010年,黄谦智被英联邦秘书处授予“地球奖”环保创新类大奖;2012年,他荣获“纽约杰出创业者奖”。今年4月,《经济学人》杂志所做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专题报道中,认为宝特砖蕴含的高技术和奇思妙想,呈现了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34岁的黄谦智,通过他的不懈努力,向世界证明了他的垃圾循环利用理念。

  宝特砖是如何“炼”成的

  -废弃饮料瓶通过废品收购渠道汇总到仓库,经过清洗、切碎、熔融加工后,变成了透明清洁的小塑料片。

  -小塑料片在进入模具重新热加工后,变成形似塑料管的“砖坯”。

  -将“砖坯”放入另一个模具加工后,机器会在模具中通入气体,吹成宝特砖的雏形。

  -宝特砖的折角处有精致的卡榫,卡榫相互扣住后,各个砖块之间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结构。

  -在2010年台湾花博会上,用宝特砖搭建的9层建筑“远东环生方舟”令世界瞩目。

  目前,宝特砖在欧洲地区非常受欢迎,主要用于一些大型展览的外墙搭建。

  几年来只做了一件事情 想办法实现垃圾再利用

  文汇报: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生态和环保问题的?

  黄谦智:在大学里就开始关注了。那是1997年,生态问题已经引起全球重视。当时,海洋水温上升、石油枯竭都是热议话题。

  就像许多同龄的年轻人一样,我喜欢在社交网络上和大家讨论这些现象,环境科技、有毒物质、消费都是当时的热议话题。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对环保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文汇报:你读大学的时候流行“低碳减排”的概念,但你却并不赞同?

  黄谦智:是的。我发现,即使通过科技发明、政府号召进行“低碳减排”,但根本改变不了现状。我们处在一个消费社会,消费的欲望无法抑制,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人越来越多,资源越来越少。

  20年前,我在北京吃一碗面,餐厅里只有两盏灯,而现在则布满了灯。过去,一支蜡烛解决的是照明问题;现在,满室灯光是为了满足我们的品味。而品味,就是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它是通过大量的资源换来的。

  越昂贵的车,它对环境的伤害就越大。它所使用的那些钢材、铁材、塑胶、原木料、皮料都是更高档的,而越高档的材料,给地球带来的负担也越重。

  文汇报:你为何会将环保理念定位在垃圾回收上呢?

  黄谦智:这涉及到碳足迹的问题。我们购买的名车、衣服都是用原生材料做的,它们来自石化产业。有些环保人士买了高档的电动车,但他们没想过那些电池是怎么来的——它来自一种毒性极强的矿藏,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毒物。最后的成品,在感觉上、意识上是环保的,但事实却远非如此。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