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宝特砖发明者黄谦智:垃圾撬动新产业(图)(3)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6月19日 10:54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哪怕是一件普通的塑胶产品,它从石油中提炼、生产出来,中间都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科技、热量,并产生许多有毒物质。80%的毒气和碳排放量都是在将原油变原料的环节中产生的,这才是最大的污染。所以,要节能,最好的方法就是别买用原生材料制造的产品。

  许多学者都认为,碳足迹很遥远,但实际上它与我们的生活连接在一起,它与我们的选择密不可分。你是走路上班、开车上班还是骑自行车上班,碳足迹都不一样;你是吃素食、牛排还是青菜,碳足迹也不一样。

  因此,这几年来我们只做一件事情,就是想办法把垃圾再利用。最早的时候,实际上是无法将垃圾再利用的,只能做到将垃圾低价回收。以宝特瓶为例,它们被婆婆们捡回来,送到废品回收站去卖钱。这些宝特瓶有两个去向:一个是烧掉;另一个是送到集散地,打成碎片,做成低阶的包装材料,比如廉价的包装物、玩具的填充物等。它不会吸引消费者去真正购买,因为材料本身的价值越来越低。

  但我们想实现的是高阶回收。利用技术,将垃圾做成iPhone、HTC手机或其它电子产品的材料。这样,垃圾的价值就会变得很高。我们想要把150年来人类丢弃的垃圾,变成我们文明新的矿藏。

  接着又产生了一个问题。以前从未有人研究过回收的过程,因为太麻烦了。有人说:“为了获得现在已有的材料,我们就花了50年时间来研究,你怎么可以把它抛开不管?”而要实现回收,有许多东西都需要改变,还要解决工厂的量产、价钱等问题,这会让许多人感到不快乐。

  文汇报:如何让消费者接受这些用垃圾制造出来的产品呢?

  黄谦智:我们要做出消费者需要的质感,这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就好比LV的皮包,如果质感、工艺不好,就算价格哄抬得再高,更多的名人代言它,也不会有人来买。反过来,如果用垃圾做成的产品,它有质感、无毒、有当代艺术的价值,那么我不用跟你说碳排放量的故事,你就自然会被吸引。而且,这些产品需要比旧材料更加好用,它造出来的房子真的防风隔热。

  这个过程说来简单,但是牵扯到方方面面的技术。比如说结构工程、化学工程、建筑设计、结构计算。大公司一般不会去做这样的事,因为利润很低。这就给了我们小公司去做这些事的机会。

  创意不是一天产生的 技术难题接踵而至

  文汇报:在创业的过程中,是否遇到过波折?你是如何应对的?黄谦智:波折太多了。但大家苦苦地做,即使亏钱也没有放弃。当时我们只有五六个人,现在我们已经成长为一个五六十人的公司,每年营业额也有好几亿新台币。

  所有的创意都不是一天产生的,技术难题接踵而至。但我们当时相信,自己的理念绝对可行,所以就认真地做下去。每当我们赚了小钱,就将盈余投入到下一步的研发中去。随着我们涉猎的行业越来越广,客户越来越多,我们的知识水平也越来越高。

  记得当时,我们要给宝特砖开模具,很幸运地找到了一些有经验的技师。最初,他们并不明白我们要做什么,但在沟通中,他们却对回收垃圾的理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给出了许多建议。后来,他们还为我们“开夜车”,做出了比想象中更好的产品,我非常感动。本来以为这些人很传统,但他们却很快地接受了这些前卫的理念。

  文汇报:在资金最窘迫的时候,你和你的公司是一个怎样的状态?

  黄谦智:我从来没有欠过员工工资,最窘迫的时候,我甚至把自己的午餐费都省下来让公司用。我相信成功的企业老板都做过这样的事情。

  在公司成长、蜕变的过程中,钱是一个难题,还有一个难题则是心理上的困难。许多人觉得:“这些人在做什么?看不懂。他们不会成功的。”甚至连我的家人也会有这样的想法。创业前途漫漫,又几乎得不到鼓励,这是非常难熬的。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