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蛟龙号绘制中国深海藏宝图 1.1万米版引进民资(4) 查看下一页

2013年12月24日 07:21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互动(0)

  蛟龙号副总设计师、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下称“702所”)水下工程研究设计室主任胡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2002年项目立项之初,蛟龙号团队老中青三代人团结协作,突破了超大潜深结构设计和密封技术等大量关键性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具备了世界先进技术水平。“那时候,研究所里的灯都是彻夜点亮。”

  与已经达到万米深度的无人潜水器和一次性的探险型载人潜水器相比,进行深海科研的作业类载人潜水器的技术要求更高。

  在团队的努力下,从2002年科技部蛟龙号立项,到2012年6月27日蛟龙号到达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7062米海底,仅用了10年时间,蛟龙号便刷新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的世界纪录。此前同类潜水器下潜深度的保持者是日本的“深海6500号”,它于1989年8月潜入海底6527米。

  徐芑南介绍,根据进行海底资源和科学调查研究的目标需求,蛟龙号的球壳直径是2.1米,一次可容纳三个人。具备海底巡航和强大的悬停能力,可以沿着海底的平原、山坡和热液喷口进行调查活动。同时,蛟龙号还要进行海底作业,把设备放到海底,又把海底的样品取回来,这需要潜水器具备良好的平衡控制能力。

  2013年12月5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来到位于江苏无锡的702所,在蛟龙号维护车间看到了今年夏季成功完成了为期100余天试验性应用航次的蛟龙号。登上距地10余米高的脚手架,进入蛟龙号驾驶舱,记者看到,封闭的球体内部各种操作平台整齐有序。

  蛟龙号的球体载人舱使用高强度钛合金材料,在俄罗斯加工制成,该球体内直径2.1米,巨大的海水压力全靠它承担。在同级别、同类型潜水器中间,蛟龙号的载人舱空间已经是最大的。当然,壳体也可以再增大,可以在舱内增加更多的设备,人员也更加舒适,但是如果要保持相同的作业深度,就必须加大壳体厚度,这样会带来指数级的重量增加,所以还是有一定限制的。

  据胡震介绍,蛟龙号针对作业目标稳定的悬停定位能力,可以保证潜水器在需要停留的深度进行高精度作业。此外,蛟龙号还具备先进的水声通信和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测、高速传输图像和语音、探测海底小目标的能力。

  “千里传音”看似简单,但实际有许多难题需要攻克。蛟龙号首席潜航员、702所水下工程研究设计室副主任叶聪,是蛟龙号总布置系统的主任设计师,也参与、主持了蛟龙号研发过程中的多项设计工作,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蛟龙号首次下海试验,刚脱离母船就失去了联系,我就每两分钟呼叫一次,总共呼叫了两个小时。”叶聪回忆,他当时并不紧张。

  经过多次试验,蛟龙号目前采用了先进的水声通信技术,利用声波来实现和水面母船的通讯。声波速度大约是1500米/秒,蛟龙号在大海深处传送的声音、文字和图像,只要不到5秒钟就能被水面上的母船接收到。

  并不神秘的蛟龙号

  2012年6月24日,凭借着先进的通信技术,在深海潜到7000多米的蛟龙号,与在太空翱翔的“神舟九号”来了一次“海天对话”。这次最遥远的对话,令叶聪记忆犹新。

  迄今为止,叶聪已经参加了蛟龙号73次下潜中的47次,被亲切地称为“海底的哥”。经历越多,叶聪越感受到自己的无知、自然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6年研制、4年海试给他的感觉是“直临深渊、如履薄冰”。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