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军博陈列"三十二倍十五榴":射程超所有日军火炮(3) 查看下一页

2012年11月06日 08:55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折戟

  淞沪会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海陆空三军同时参与的大会战,装备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的中国军队,同样远远没有适应现代化战争的作战模式。不要说海陆空三军协同,即便是最基础的步炮协作,也可以说是在大兵团作战中的首次实战。“三十二倍十五榴”在淞沪会战中没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亦有此原因。

  而部队之间的不协同,在慌乱撤退中尤为突出。这一弊端,把炮10团2营推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在上海郊外方家窑附近的一座公路桥前,2营的车队被守桥部队拦了下来。拦下他们的理由让人欲哭无泪:桥上埋设了地雷,大炮无法通过。

  工兵在桥上埋设地雷,本是为了阻挡日军的追击,但己方的部队尚未撤完,地雷却已经埋好了。步兵尚能在工兵的导引下,小心通过,“三十二倍十五榴”和它们的牵引车、弹药车,却无论如何也过不了那条一人来宽、弯弯曲曲的“安全通道”。

  担任守桥任务的是第1师第2旅第4团第1营。时任营长的贾亦斌后来曾任全国政协常委。他曾在一次纪念活动中回忆说,“团长命令我们坚守到第二天天明,等大部队撤完我们再撤。”

  在撤退中担任阻击掩护任务是最危险的,贾亦斌当时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在第二天的战斗中,该营的确抵住了日军的一次次攻击,最后生还者,只剩贾亦斌一人。

  然而,8日一整天,通过这座桥的仍是陆陆续续的后撤部队。入夜,看见拖着大炮的炮10团2营车队停在桥头,贾亦斌也傻了——没有人通知他们炮兵还没有撤完,更何况是这支全国唯一的机械化重炮团!

  排雷是根本来不及了,日军的追兵随时可能到达。形势已经无法扭转,2营陷入绝境。彭孟缉拍着重型卡车的车门,绝望地嚎啕:“中国就只有这个像样的炮团,怎么办呀!”

  没有办法!彭孟缉抹把眼泪,下令把大炮推下河。炮兵们拆毁了炮身上的一些小部件,然后亲手把曾带给他们荣耀的8门“三十二倍十五榴”推到了河中。根据贾亦斌的回忆,执行完这个痛苦的命令后,炮团官兵小心翼翼地走到桥上。由于是夜间,又在紧张撤退,不能引火照明,结果仍有人踏上了地雷。

  2营的大部分官兵最终安全撤离,一路辗转撤到了武汉,在那里与先期抵达的1营和3营会合。

  1938年初,炮兵第10团在武汉地区进行了一番调整。为了弥补2营重创所带来的战力失衡,1营和3营分别拨出一门和四门炮补充2营,以保持三个营的建制不变。这样的现象在当年的炮兵部队中十分常见,由于国防工业落后,炮兵在损失后补充不易,为了填补空缺,原本四门重榴炮组成的炮兵连只能逐步减少所辖炮数,基本上是一个连两门炮维持建制。

  随后,炮10团再次被拆散使用。以仅剩的16门“三十二倍十五榴”能提供的炮兵火力来讲,在二战中配属给一个师都嫌勉强,而在当时的中国,还要把这16门重炮一分为三,以一个营配属给一个战区。

  当时拥有7门“三十二倍十五榴”的1营最先被抽出,划配给汤恩伯第20军团。1938年3月中旬,山东临沂、滕县告急,蒋介石调第20军团驰援第五战区。对于汤军团的加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喜出望外。在后来的回忆录中,李宗仁还特别记下了一笔:“该军团装备齐全,并配属十五生(厘米)的德制重炮一营,为国军中的精华。”

  1营由此参加了台儿庄大战、徐州会战、豫东战役。这些著名的战役有着数量繁多的史料和研究论述,却很少提到“三十二倍十五榴”的战绩。这也难怪,仅仅7门重榴炮,很难说能对战局发挥多少关键性的作用。

  但那些战争的亲历者,却往往对这个重炮营留有深刻印象。很大程度上,“三十二倍十五榴”在战场上的轰鸣,鼓舞士气的效果比其直接杀敌的效果还要明显。

  110师在台儿庄大战期间曾负责运河南岸防务。时任师长的张轸曾回忆说:“本师未经严格之训练而装备又差,居然担负如此重任,所恃者,拨归我指挥的有十五生(厘米)的榴弹炮及七点五生(厘米)的野炮各一营。”

  日军使用最广泛的是75毫米口径的山炮、野炮,这些火炮与“三十二倍十五榴”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三十二倍十五榴”打得远、炸得猛,一炮打过去,就能把一片敌军阵地掀得翻天覆地。震耳欲聋的爆炸和腾起的高大烟柱,对敌是巨大杀伤和震慑,对吃尽了日军炮火苦头的中国士兵,则是宣泄和鼓舞。

  4月1日,日军趁着夜色渡过运河,偷袭南岸守军。枪声一响,炮10团1营马上做出反应,几发炮弹炸垮了日军的冲锋。随后又向日军阵地进行炮火延伸。110师官兵士气大振,在炮火掩护下发起反冲锋,杀敌数百,一度还占领了日军阵地,给予日军有力打击。

  豫东战役结束后,1营撤回武汉,又与2营一起参加了武汉保卫战。1939年,1营再被调拨到第四战区,在昆仑关苦战数月。

  1营转战各地,参战众多,却都没有留下详细的战绩,而配属给第十战区的3营,虽然只有四门重榴炮,却让“三十二倍十五榴”声名大震。

  七年守潼关

  1938年3月初,日军攻占山西运城、平陆、风陵渡,与陕西潼关隔河相望,大有渡河攻陕之势。潼关地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处,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一次,准备跨过中国古老的雄关是日本侵略者。

  3月下旬的一个深夜,彭孟缉团长率领3营到达潼关阵地。阵地构筑在城墙洞内,既可以居高临下轰击日军,又能观察日军炮兵的位置,还极易隐蔽,防备敌人反制火力。

  3营虽然只有四门“三十二倍十五榴”,却凭借着潼关之险,大展神威,收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奇效。

  运输兵宋锡善也随着3营来到了潼关,他回忆:“我们去的时候,敌人正在黄河对面那个风陵渡构筑工事,作过河准备。”

  守卫潼关的28师没有射程足够的武器,眼睁睁看着黄河对岸的日军往风陵渡运送弹药、橡皮艇,却无可奈何。

  3月23日拂晓,日军放下四十多只橡皮艇,开始渡河。日军炮兵同时展开火力凶猛的掩护射击。

  一直沉默待命的3营终于得到了“开炮还击”的命令,四门“三十二倍十五榴”齐声怒吼。复仇的炮弹带着呼啸,飞向对岸。

  第一轮齐射瞄准的是远在风陵渡北侧的日军炮兵阵地,射程接近10公里。日军炮兵欺中国守军没有远程火力,对潼关的炮击一直肆无忌惮。而这一次,他们几乎遭遇了灭顶之灾。

  随后,“三十二倍十五榴”调动炮口,对着黄河上的渡河日军进行火力覆盖。小小的橡皮艇在50公斤重的重榴弹爆炸中灰飞烟灭。即便是没有直接命中,巨大的水柱也足以将其掀翻。仅仅几发炮弹,敌人损失过半。

  守关步兵的轻重机枪也响了起来。“三十二倍十五榴”炸声如雷,轻重机枪发弹如雨,向着黄河倾泻着金属风暴。日军仓皇回撤,只有十来艘橡皮艇逃回了对岸。

  几天后,28师一部在3营的炮火掩护下,强渡黄河,占领日军滩头阵地。在彻底破坏其渡河准备后,该部又成功撤回。经此两战,日军彻底打消了渡河的念头,隔河炮战成为最主要的作战形式,“三十二倍十五榴”当仁不让地成了潼关保卫战的主角。

  “三十二倍十五榴”的突然到来,让风陵渡的日军猝不及防。不久后,16门日军重炮赶来增援,其中两门是280毫米的重型榴弹炮。这种大炮的炮身自重就达30吨,每颗炮弹重达200公斤以上,是“三十二倍十五榴”炮弹的四倍。新中国成立后,潼关还曾挖出过一枚未爆炸的这种巨型炮弹。

  但是,日军的这些重炮的射程都比“三十二倍十五榴”差得远,对轰起来只有挨打的份。“三十二倍十五榴”的长射程尽显优势。

  而日军要打击的战略目标其实也不是“三十二倍十五榴”,而是陇海铁路。陇海线是连通西北和中原的唯一一条铁路线,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280毫米榴弹炮虽然打不到“三十二倍十五榴”,但强大的火力足以摧毁陇海线。每当有中国军队的火车途经陇海线时,敌人就会发射炮弹攻击。当时中国军人把途经陇海线的火车称为“闯关车”,如果没被敌人的炮弹击中,就算是侥幸“闯关”。

  火车“闯关”时,往往要与“三十二倍十五榴”相互配合。据宋锡善回忆,陇海线在潼关有一条隧道,火车进入隧道前故意鸣笛或放气,制造出很大动静,随后躲进隧道。

  日军发现火车经过就会发炮攻击,自己的炮兵阵地同时暴露给3营,“三十二倍十五榴”随即进行炮火压制。超远距离的炮击未准能直接命中敌炮,予敌有效杀伤,但50公斤重炮弹的巨大覆盖范围、腾起的烟幕、四下乱飞的弹片,却足以让日军火炮“闭嘴”。火车就此借机“闯关”。

  这样的炮战断断续续,“三十二倍十五榴”虽占尽优势,却渐渐有了“打不起”的无奈。当年购买这批重榴炮时,每门炮只配备了1000发炮弹。2营的八门炮损失后,其余各炮重新分配了剩余弹药,除此之外,再无补充,真的是“打一发少一发”。

  1940年冬,3营改变了炮战策略,决心一次拔掉对陇海线威胁最大的凤凰嘴日军炮兵阵地。要如此,就必须缩短射击距离,确保精准。

  3营7连将一门炮拉出了阵地,悄悄布设到潼关外西坡口的一个隐蔽处。黄土高原上土质干松,大炮一发射就会震得四周尘沙飞扬。往常,3营就是以此寻找日军炮兵的位置。而他们自己,则把这块临时阵地的四周都泼上水。

  入夜,一切准备就绪,这门“三十二倍十五榴”忽然发炮,在寂静的夜里如平地惊雷。早已设定的射击诸元异常精确,仅用两发炮弹,凤凰嘴日军炮兵阵地就彻底报销了。

  仅用两炮就炸毁一个日军炮兵阵地,这样的胜利让平日里饱受日军炮击之苦的潼关百姓为之欢欣鼓舞。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后来竟传成“国军一发炮弹直接打到鬼子的炮筒里,当时就把鬼子的炮给炸了,鬼子的阵地烧了三天三夜。”

  四门“三十二倍十五榴”驻守潼关长达七年之久,力保潼关不失、陇海线畅行,在当地百姓中留下了诸多带有传奇色彩的炮战故事。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