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滚动|国内|国际|军事|社会|地方|港澳|台湾|华人|侨网|财经|金融|证券|房产|能源|IT|汽车|游戏|文化|娱乐|体育|健康|生活|图片|视频|访谈|新媒体|English
当前位置: 中新视频 > 文娱前线 >文化 > 正文

中国首部特殊病犯题材纪录片《铁窗下的红丝带》成都开机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05日 19: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中国首部特殊病犯题材纪录片《铁窗下的红丝带》成都开机   【解说】7月5日,中国首部特殊病犯题材纪录片《铁窗下的红丝带》在成都正式开机。该纪录片由中国新闻社四川分社和四川省监狱管理局联合出品,首次将镜头对准正在服刑的艾滋病服刑人员和监狱民警,力求真实客观地表现他们的生存状态。   此次纪录片开机仪式是在四川省女子监狱举行,四川省司法厅副厅长刘朝宽主持了开机仪式,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副书记李世成宣布该纪录片正式开机。   正在服刑的艾滋病犯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被称作“特殊病犯”。《铁窗下的红丝带》力图用三集120分钟的篇幅,通过特殊病犯在监狱中生活、改造、治疗和重获新生的真实案例,诠释社会主义制度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特殊病犯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公平正义;讴歌广大狱警对特殊病犯一视同仁,“不嫌弃、不放弃、不抛弃”的人道主义大爱;客观揭示特殊病犯在监狱中鲜为人知的生活场景和心路历程;生动展现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权状况的历史性进步。   据介绍,四川省监狱系统在艾滋病犯的监管改造和医疗救治上,本着强化社会治理、加强特殊人群管理服务的理念,创新机制、改进方法,形成了集中收治和“关爱、治疗、教育、惩戒”四位一体的管教模式。在监狱人民警察的教育挽救和关心帮助下,一些曾经拒绝改造的艾滋病犯转变了认识,走上了认罪悔罪的改造道路;不少因病而绝望的艾滋病犯重新树立起了人生的希望和信心;一些经过成功改造刑满释放回归社会的艾滋病人员,也通过努力,逐渐走上了正常生活的轨道。   四川省监狱管理局局长刘志诚在开机仪式上表示,本着人道主义和大爱情怀,监狱人民警察对艾滋病犯不抛弃、不放弃,一方面积极治疗其身体疾病,另一方面又春风化雨治疗其心理上的疾患,期间出现了很多感人肺腑的教转和改造故事。   【同期】(四川省监狱管理局局长刘志诚)我相信这部纪录片的开拍,将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展示中国监狱的法制精神,展示我国人权事业的巨大进步,对树立司法的执法形象,推进国际人权斗争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解说】中国新闻社四川分社社长邹辉表示,纪录片《铁窗下的红丝带》是一部具有特殊外宣意义的的纪录片,是中国新闻社四川分社在“大外宣”背景下,创新外宣方式、方法,加大四川外宣力度的又一有益探索。   【同期】(中国新闻社四川分社社长邹辉)我们分社进行了认真地研究,认为应该通过纪录片的形式,真实反映关爱艾滋病罪犯的人道主义举措,进一步向海内外宣传中国人权状况的进步和法制建设情况,展示四川良好的对外形象。   【解说】据悉,纪录片《铁窗下的红丝带》已筹备三年,主创人员深入四川省监狱管理局所辖各个监狱,采访了包括干警、干警亲属、服刑人员在内的相关人员,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该纪录片将于2017年12月杀青。   《铁窗下的红丝带》将依托“真实的场景,真实的人物,真实的事件”,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跟拍、抓拍等客观记录为主,适当辅之以情景再现等艺术手段,用平实的视角,叙事性的镜头语言,画龙点睛的解说,直逼心灵的访谈,以及温馨而有张力的音乐,讲述一个个震撼人心,催人泪下,感人奋进的故事。以法论事,以事寓理,以事见情,在法理情的相互碰撞、交融中,为广大受众奉献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记者何浠成都报道
关键词:特殊病犯 纪录片

分类名称: 文娱前线

责任编辑:【官志雄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