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揭秘一战中14万华工:曾遭英法军残忍虐待(图)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7月25日 14:55 来源:中国日报网 参与互动(0)

一战中的华工:中欧历史的交汇

  最上方:中国劳工旅的一支队伍正经过比利时伊普尔市附近的Vlamertinghe村庄。中左:1919年的佛兰德斯,游客到访前战场,和中国劳工以及他们的英国军官见面。中右:中国劳工:王金永。上方:一名中国劳工在比利时伊普尔市附近的Dikkebus村庄的废弃教堂墓地。(图片由法兰德斯战场博物馆提供。)

  在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之际,英文《中国日报》日前刊文纪念为那场战争做出不朽贡献的14万中国劳工,分析了一战华工在中欧关系史上的重要地位。以下是文章编译:

  很多人都已忘记,或从未知晓,曾有14万华工在一战的西线战场服役。学者称这些华工为一战提供了重要的劳动力。他们大部分是自愿参与和追求高酬劳的农民。其中10万人组成了英军的“中国劳工旅”,另外4万人则受雇于法国的工厂和农场。

  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华工在一战中的贡献能为中国在其后签署的《凡尔赛条约》中争取些许优势,但希望最终落空。

  也就是在近十年,学术界对此话题才渐感兴趣。在纪念一战百年之际,很多人认为,这一新视角能为中国在定位中欧关系时,提供新思路。

  “这是彼此历史的交汇。这一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历史的共同点给了我们会面与讨论的机会。”比利时伊普尔法兰德斯战场博物馆馆长多米尼克·登多文(Dominiek Dendooven)说。

  登多文说:“另外,这是双方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正是中国移民的大量涌入,造就了中国和比利时的直接联系,称得上是历史的重要时刻。”

  为铭记历史,法兰德斯战场博物馆于2010年举办展览,展现了华工在抵达欧洲后的故事、他们的生活以及一战后何去何从。

  展览从2010年4月持续到8月,面积达450平方米,吸引了7万名游客。

  作家马克·奥尼尔(Mark O'Neill)也写了一本书,讲述被遗忘的一战华工。该书属于企鹅出版社一战系列中的一本。

  同样,由独立电影制片人海伦·菲茨威廉姆(Helen Fitzwilliam)拍摄的一战短片和撰写的文章,也于今年6月展示在位于伦敦的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 House)内。

  关于20世纪早期的中国移民劳工和全球化进程是历史学家保罗·贝莱(Paul Bailey)的新书主题,该书将于今年11月出版。

  登多文说重新审视华工在一战中的角色始于2004-05年,当时也正值中国在国际上重振雄风。

  贝莱说西方国家日渐愿意重掀历史面纱的一个原因,是旅游和历史相互交织。

  比如法国政府热切推广像Montague这样的镇,就是因为这是很多中国劳工生活,以及日后接触中国留法学生的地方。

  贝莱说这与中国的步调一致。中国政府近年来希望彰显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这与推进中国全球化以及积极融入世界的广泛方针一致。”贝莱说。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