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揭秘一战中14万华工:曾遭英法军残忍虐待(图)(2)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7月25日 14:55 来源:中国日报网 参与互动(0)

一战中的华工:中欧历史的交汇

一战华工墓地入口(庹燕南/中国日报)

  华工的生活

  在很多学者眼中,华工是一群被动的受害者。在1918年11月11日一战停战后,华工挖掘战壕,掩埋尸体,在兵工厂工作,清理炮弹、手榴弹和子弹。

  在英法军手下,华工还受到许多不公正的对待。他们被隔离在武装士兵守卫的营地,如果进行罢工,会遭受毒打、面临牢狱之灾,如果反抗,还会被罚款。

  来自比利时的教区牧师约翰·万·维尔根(John Van Welleghen)神父在佛兰德目睹了这一切,并以日记的方式记下了此番虐待行径。他在日记中写下了作为当地人,看到英军对待受害者所用残忍手段时的同情。

  他在日记中写道:“经过营地,我看到三个人的手臂被绑在了围篱的电线上。其中一个的脚也被绑着了。大冬天的,这肯定不好受。今天可是寒风刺骨啊。”

  奥尼尔说他认为华工之所以遭虐待,其中一个原因是英法军队在一战中损失惨重,士气不振。

  奥尼尔说:“他们只是想早点结束战争,根本没有心情想去欢迎或是接触初来乍到的人。”

  “也因为他们那时还受殖民心理影响,觉得白人比其他种族优越,”奥尼尔说,“虽说是不对的,但在当时,这是普遍心理。”

  奥尼尔还说,由于对华工的文化和国家一无所知,英法人民也不了解这些中国人,所以他们觉得严厉对待就是控制这些华工之道。

  和万·维尔根一样,奥尼尔的祖父弗雷德里克·奥尼尔(Frederick O'Neill)也是因为担任教区牧师而接触到这些华工。他在法国与中国劳工旅呆了两年,并用日记记下了他的经历。

  弗雷德里克·奥尼尔和中国劳工一起生活,给予他们精神支持。他帮华工写信给远在中国的亲人,还为他们组织娱乐活动,比如运动会、歌唱和舞蹈表演,帮助它们暂时忘却战争烦恼。

  奥尼尔说他祖父对待华工的态度与绝大多数人不同。

  奥尼尔说:“他相信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是上帝之子。他把他们都视作个体,都是有灵魂、有精神、有家庭的独立个体。”

  弗雷德里克·奥尼尔的工作激发了马克·奥尼尔对这段历史的兴趣,也才有了他这本新书的诞生。奥尼尔在书中用大量篇幅描写了华工在一战后的命运。

  奥尼尔搜集的大部分信息来自山东大学历史系的研究人员张岩。张岩采访了65名返华的华工后裔,他们大部分来自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

  奥尼尔说:“战争结束后,有一些人赚到点钱,但很多人在目睹了炮轰、杀戮、地雷、重大伤亡后,心理受到极大创伤,不愿再提及这段往事。”

  返华经历近乎是一次文化休克。因为当时的山东农村与西方国家大相径庭。很多中国劳工出国后学会了读书写字,但这些技能在回国后无用武之地。很多华工在战争期间赚的钱也都被亲戚分走了。

  一些华工娶了法国妻子,并把她们带回山东,但婚姻最终没有成功。因为法国妻子既不会说普通话,也不为当地人接受。很多人最后还是回到了法国。

  奥尼尔说,另一些人娶了法国妻子后留在了法国。这些华工通常婚姻幸福、生儿育女。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