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无酒不成席 解酒秘方求证:这些东西真能解醉酒?(3)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2月16日 09:06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解酒食品

  仅有改善和辅助作用

  记者发现,不少宣称可以解酒的食品都属于保健食品,已经获得国家批准的保健食品标示。对此,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华锋告诉记者,保健食品的功能中,包含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和保护作用这一项。但需要说明的是,这项功能并不等同于可以解酒或预防醉酒的功能,两者并不等同。人们饮酒后可能会出现胃部不适,这类保健食品对于改善这些症状及减少对肝脏的损伤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并不具备解酒的功能,更不能预防醉酒。

  徐华锋介绍,从原理上来讲,这类保健食品并不具备解酒及预防醉酒的功能,而且化学性肝损伤并不等同于因过量饮酒而造成的肝损伤。商家的这种宣传也的确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公众,我们只能说这类保健食品对于缓解酒后人们的一些不适症状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这并不等同于这类食品可以改善人们醉酒状态及具备醒酒的作用。“还有不少人认为服用这类食品后,可以减少对肝脏的损伤,意味着可以多喝点酒,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记者还发现,一些宣称具有醒酒、解酒功能的饮料等,其主要成分为纯净水、葛根、橘皮、甘草等,与可预防醉酒的药物成分相似。专家也解释,这些药物的确具有一定的缓解醉酒现象的功能,但建议市民还是少喝酒为宜。

  解酒“偏方”

  蜂蜜水、果汁有一定功效

  除了一些药物宣称具有解酒的功效外,关于浓茶、蜂蜜水、酸梅汤、番茄汁等可以解酒的传言也在大量传播。对此,于仁文告诉记者,蜂蜜水中含有较多糖类物质,有助于肝脏解毒,至于其分解酒精的作用,与其他一般饮品差距不大。

  喝酒后大量饮水可以稀释血液中的酒精浓度,有一定的解酒作用,吃水果也是一种可取的方法,但需要提醒的是,醉酒后用喝浓茶的方法解酒是不可取的。喝酒后,人体本就处于兴奋状态,如果此时再喝浓茶,反而会使人更加兴奋,不会带来其他益处,喝酒后可以适当喝清茶。

  喝酸梅汤也是可取的醒酒的方法,这与酒后吃一些水果的效果相似,能够起到稀释人体内酒精浓度的作用。关于具体的水果种类的选择,于仁文建议,一些多汁的水果比较合适,如西瓜等。

  李春盛说,其实很多流传的解酒方法并没有科学依据。比如,有人称喝酒之后喝点醋可以解酒,其实这种做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而且也起不到解酒的作用。酒精的有效成分是乙醇,乙醇在进入人体后,会氧化为二氧化碳、水,并最终进入糖代谢的过程,而且喝酒之后有人易出现低血糖,所以饮酒后喝适量的糖水对于缓解酒精对人体的伤害有一定的好处,也可以用蜂蜜水代替。

  另外,经常喝酒的人还容易出现神经系统损伤,喝酒后摄入一些维生素也是有益处的。从医学上来说,纳洛酮可以缓解酒精中毒的症状,可以帮助催醒。

【编辑:刘虹利】

>葡萄酒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