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毛泽东评陈云调整国民经济:经济战线上的淮海战役(6)

2015年03月17日 15:36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参与互动()

  第二次决策:置之死地而后生

  真正的集体决策是在1980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书记处书记会议上作出的。会议听取国务院关于1981年计划设想的汇报。首先是姚依林汇报《关于1981年财政、信贷平衡和基本建设安排的初步设想》,提出了一步退够的方案,基建规模由1980年的500亿元减少为300亿元。

  陈云在会上提出:基本建设搞“铁公鸡,一毛不拔”,“置之死地而后生”;好事要做,但要量力而行。邓小平说:赞成陈云同志意见;要退,要考虑这个报告退得够不够;退得够一点,也许前进的时间来得快一点。他正式提出放弃长期计划的设想:“赞成只搞5年调整计划,暂时不搞长远规划,十二大就不考虑长远规划了。”邓小平提出要召开一次中央工作会议,来传达这次会议的决策,并强调权力要集中,中央工作会议把道理讲清楚,只讲集中,只讲退,要一切听指挥,思想统一,行动统一。他同时提出“请陈云同志作一篇发言。要带有纲领性的,有鼓舞性的,总结经验性的东西。”

  根据邓小平的提议,1980年12月16日至25日,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确定经济上进一步调整、政治上进一步安定的方针。12月16日,陈云根据邓小平的意见作了长篇发言《经济形势与经验教训》,系统清理经济工作中“左”的错误,阐述了调整的必要性、重要性和依据,提出了今后经济工作应当遵循的许多重大原则。

  陈云讲了14个要点:(一)利用外资和引进新技术,这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不过要头脑清醒,对外债要分析,必须清醒地看到,外国资本家也是资本家。(二)现在的经济形势是开国以来少有的很好的形势,但要看到不利的一面,许多商品都在涨价,这种涨价的形势如果不加制止,人民是很不满意的。(三)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好作用,大大有利于经济形势的改善。但是也出现了一些缺点:各地区盲目的重复建设,以小挤大,以落后挤先进,以新厂挤老厂。(四)我们国家是以计划经济为主体的。对许多方面,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干预是必要的,小的方面不合理,但是大的方面还是按经济规律办事的。(五)目前对国营企业产品、集体企业产品的价格至少要冻结半年。(六)今后若干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在开支方面都要大大紧缩。我们要改革,但是步子要稳。要从试点着手,随时总结经验,“摸着石头过河”。(七)好事要做,又要量力而行。(八)一切引进项目,都必须有专家参加,必须是领导干部和专家共同商量。(九)节省外汇。(十)要发展经济作物,同时必须保证粮食的逐步增产。(十一)我们是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的国家,我们是在这样一个国家中进行建设。(十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基础和保证。(十三)开国以来经济建设方面的主要错误是“左”的错误。(十四)同意财经小组提出的调整计划。

  他最后说:“可能有些议论:‘这会耽误三几年。'不怕。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已经耽误了一百多年。而且这次调整不是耽误,如不调整才会造成大的耽误。”“以上列举了14点,希望同志们提出不同的意见。因为不同意见的讨论,只会使我们的步骤更加稳妥,更加合理。”

  在这次会议上,赵紫阳作了《关于调整国民经济的几个问题》的讲话,部署了调整工作。李先念在会议结束的12月25日作了《对经济调整工作的几点意见》的讲话,阐释了调整工作的重要性。邓小平作了《贯彻调整方针,改善党的工作,保证安定团结》的总结讲话,高度评价了陈云的意见,认为是“我们今后长期的指导方针”。同时强调为了保证这次调整的顺利进行,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执行三中全会以来的一切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措施。

  1981年1月,中共中央以1号文件的形式把上述4位常委(邓小平、陈云、李先念、赵紫阳)的讲话发到全国,统一思想,真正拉开国民经济调整的序幕。文件指出:“这次会议决定了在经济上实行进一步的调整、在政治上实现进一步的安定的重大方针。这是当前我国经济和政治的唯一正确的方针。贯彻执行这一方针,需要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共同进行坚韧不拔的艰苦努力。”

  此后,1981年至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国民经济调整进展顺利,取得了明显效果和良好成绩。1981年五届全国人民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今后经济建设的方针》对调整作了总结和评价:“今年以来,各级政府坚决执行进一步调整国民经济的一系列紧急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国国民经济已开始走上稳步发展的轨道。”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报告指出:“现在我国经济已经渡过最困难的时期,走上了稳步发展的健康轨道。” 1982年11月,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指出:“经过这几年的调整,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关系,已经基本上趋于协调。我国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更加深入的阶段。现在的调整工作,就是要在统筹安排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的前提下,进一步调整农业、工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使国民经济在稳定发展中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至此,新时期国民经济调整第二阶段圆满完成。

【编辑:刘艳】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