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2013年学术“争鸣”大事件盘点(5) 查看下一页

2013年12月23日 09: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参与互动(0)

  法学

  基础理论与法学实践研究并重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这为我们依法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确立了方针。

  在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背景下,2013年的法治建设和法学研究,关注民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同时就法学二级学科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理论法学方面,学术界紧密结合十八大精神,重点讨论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问题。法理学界主要讨论了人本法律观的形成,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实现法治中国,建设法治政府和提高司法公信力,恢复司法权威等问题。宪法学界普遍关注法治国家建设与宪法实施问题,并重点阐释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范内涵、法治思维与宪法实施、宪法权威与宪法共识以及宪法实践与宪法学的体系化等问题。

  民法学界依然关注人格权立法,学者就人格权法的立法模式、体系建构、具体内容等问题展开激烈争论。有人认为,在民法典立法中,人格权法应独立成编,符合体系化要求,彰显人格权的重要性;对此,也有许多反对声音。有学者认为,民法典立法中应坚持《民法通则》的立法传统,设立人身权编,而非人格权编。虽然学术界关于人格权法是否独立成编争议很大,但学者对于民事立法以人为本、注重私权保护有普遍共识。2013年,刑法学界对在社会转型时期,刑事立法和实施如何进行调整,以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国家秩序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刑法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包括当代中国腐败犯罪的防治对策研究、冤假错案的防范等内容。这些议题涵盖了当前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前沿的热点、难点问题,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呼声。

  经济法学界、环境法学界的学者,对法治建设与法学研究如何保障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等重大问题进行了讨论。

  2013年,法学二级学科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是网络时代的法治问题。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对各个部门法提出新挑战。信息数据传播的快速便捷,使得侵权行为、犯罪行为极易发生,且违法成本非常低。如何保障权利、打击网络犯罪乃至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等问题,被提上法治建设和法学研究的日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内在逻辑贯穿了法治精神与法治思维。“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成为中国新时期法治建设的新目标和新要求。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司法体制改革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两大支柱。这关系到行政、司法公信力的建立,关系到公平正义、民众的切身利益,要求必须规范公共权力运行、依法行政、依法决策、司法公开。如何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投身到做学问、搞研究中去,应是法学学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赵磊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社部)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