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开放商建移民项目遭巨额罚单 称落入政府陷阱 (2) 查看下一页

2013年10月16日 08:51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文件许可联建房屋依法进入市场

  本起诉讼为何会引来当庭举报?为何会在三峡库区引发广泛的不安?根源在于,引爆本起事件的项目是“引资联合迁建”(以下按照库区的习惯表述简称为“联建”)的产物。

  在三峡移民之际,联建曾风行一时,有人理解为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特事特办。

  当时,因为三峡工程论证而较长时间“不上(马)不下”,库区存在行政区划的变数而“不三(峡)不四(川)”,为避免浪费,库区的建设几近停滞,很多单位因为缺乏资金,搬迁存在困难,同时,搬迁后的县城的规模需要适度扩展,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地区开出了“联建”的药方。

  实践证明,该办法较为有效。开县因水位相对较高,是三峡库区移民工作启动相对较晚的区县,也学习借鉴了其他地方的联建模式。

  2004年7月,开县县委办公室与县政府办公室联合发布文件,专门对这个操作模式出具体监督管理意见。文件将联建定义为移民迁建单位以迁建用地作为入股方式,与投资者进行股份制合作建设房产安置本单位职工,搬迁安置销号后的土地、房屋依法进入市场的行为。

  针对联建的用地问题,2005年11月,开县政府办公室发文规定:企业自主迁建的,规划部门要给予单独规划,移民部门可根据企业原规模迁建的实际情况给予1∶1以内的超规模用地指标,价格按25万元/亩有偿使用。

  更早的2003年4月,开县政府出台文件,明确了县城迁建管理的理念和举措,允许“抓好市场动作,筹集建设资金。”同时规定“县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放开放活土地二级市场和房产市场。”

  一系列文件对外部资金可否进入移民建设项目、建房所需土地可否有偿获得、销号后剩余房屋可否进入市场等问题作出了规定,该举措被视为破解移民瓶颈、提升新城规模的治本之策。

  有了包括联建在内的众多制度创新,开县创造了三峡移民以来投资强度最大、拆房建房最快、搬迁人口最多的“开县速度”。将新县城建成面积20平方公里的中等城市规模的蓝图已经逐步实现。而今,开县新县城入选“巴渝新十二景”,被公认为三峡库区城市建设的成功范例。

  如果没有这些创新,以“原规模、原标准、恢复原功能”方式复制移民新城,开县包括征地安置在内的所有预算资金仅5.88亿元,开县新县城将是一个面积3平方公里、道路最宽不能超过20米的小城。

  移民迁建工作取得了成功,这是开县官方和民间的共识。但在联建模式推出之初,外界的认识并不统一:有人认为联建房一旦一哄而上,可能卖不掉,投资风险大;有人则认为这是一个多赢方案:城市能拓展规模,移民迁建工作能快速推进,联建的双方都有利可图,政府也对超规模用地收取了征地成本费、基础设施费和土地出让金。

【编辑:马婷婷】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